市科技局黨組副書記、三級調研員邢紅輝作動員講話,他表示,近年來,高度重視技術轉移建設,政策環境不斷優化,組織機構逐步健全,技術市場趨向活躍,技術對接不斷深化。一是完善科創政策體系,全力優化創新創業生態。近年來,先后出臺《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實施意見》《關于加快全市技術轉移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》《關于開展山東省技術轉移先進縣(市、區)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》等政策文件,在優化技術轉移基礎架構、拓寬技術轉移通道,完善政策支撐等方面成效初步顯現。下一步要按照省科技廳部署安排,積極做好科技成果評價改革,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改革等有關事項,全力推動企業、科研院所、高等學校協同創新,激發創新活力,不斷優化創新生態環境。
二是健全服務組織架構,積極搭建轉移轉化平臺。啟動了技術轉移轉化服務機構培育工作,備案市級技術轉移機構13家,其中1家機構獲得省級備案,實現了省級技術轉移機構零的突破,構建了覆蓋所有縣市區的技術轉移服務體系。下一步要組織開展市級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績效評價和考核,實行動態管理。同時積極探索建立市級技術市場和技術經理人協會,支持有條件的服務機構建設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,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全覆蓋的技術經紀人培訓。
三是活躍技術市場要素,提升區域創新服務功能。圍繞技術合同政策知曉度低的問題,先后多輪到各縣市區開展技術合同登記輔導,累計到650余家企業開展面對面輔導,提升了技術合同管理服務水平。2021年,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107.9億元,首次突破100億元,省對市考核指標得分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位。企業在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有了顯著進步,濱州市依托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,建設了技術交易中心,各縣市區涌現出了鄒平呂谷產業技術研究院、濱城黃海科學技術研究院、無棣魯東大學海洋研究院、惠民黃河產業技術研究院、博興千乘研究院等一批縣級研發服務機構,為推進技術轉移轉化,促進技術市場發展奠定了基礎。下一步要建立建全市縣兩級技術轉移工作網絡,支持實現區域高校院所強化協同創新,拓寬技術轉移通道,擴大市場服務覆蓋面,建立區域性技術市場服務體系,為科技成果供給側和產業技術需求精準對接提供有力支撐。